
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,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***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驾驶时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最简单的方法是?
1、不超速行驶。十次事故九次快,超速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。行在路上,保持安全车速是确保安全出行最重要的保障。
2、用点刹控制车速。当发现前方车辆刹车时,巧用点刹提醒后车,避免发生追尾事故。
3、不随意变道、并线。随意变更行驶车道,易导致通行秩序被打乱,造成后方车辆避让不及发生危险。当有变换车道意图时,需通过车辆后视镜观察后方是否有来车,确认有足够安全距离,再提前3秒打开转向灯告知后方驾驶人打算变换车道提醒其注意。
4、切勿尾随大车行驶。如不得已跟车,应注意减速并增大安全距离,确认安全后再找机会超车。
5、恶劣天气增大安全距离,防止前后车追尾。
驾驶技巧:晚上开车怎么判断车距,夜间安全开车知识?
晚上开车判断车距的方法一:判断前车距离 1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上沿时约一米; 2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保险杠下沿(人的脚膝盖)时约两米; 3、从挡风玻璃下沿看到前车后轮胎下沿(或看到地面)时约三米; 4、左后视镜下缘看到的相对地面的横线就是自己车头位置。 晚上开车判断车距的方法二:判断轿车前端与人的距离 以轿车为例,***设前方有一个身高1.7至1.8米左右的人,脚面高在10厘米左右,膝盖高在45厘米左右,臀部在70厘米左右。 1、当你看到车前端由地面向人体脚面或脚跟上移并停留此处时,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3米。 2、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膝盖高度处时,车前端与人体距离为1米。 3、当你看到车前端升高到人体臀部下端时,车前端与人体之间的距离为0.3米。
防御性驾驶你了解多少?
简单说就是预防措施,将相关的驾驶技能和驾驶习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,形成一套简单明了、科学系统的安全驾驶体系,更全面了解驾驶环境,发现潜在不确定因素,避免与人,车以及固体建筑物发生不必要的“***”。在一定层度上降低消耗,减少可以避免的麻烦。
第一、 对风险的预估,在驾驶中预估风险是很重要的,这应该是基础的原则。具体来说就是要判断周围的路况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风险。比如说在十字路口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闯红灯的外卖,在前方分车道行驶的时候可能会有车辆突然变道并线,在旁边车道拥挤,自己车道通畅的时候还是可能出现变道的车辆,这都是需要驾驶人能够预判到的。在经过非机动车的时候一定要预留出一个车身的距离,这样就算是他们乱窜也不会影响到你开车。
第二、 顾全大局,不要只盯着自己身边几米的距离。在正常行驶的时候,要观察更远的车辆的行驶状态,发现前车有刹车或者是变道的迹象的时候应该减速行驶。在堵车的时候更要往前多看几台车。这样才能保证安全跟车,不被他人加塞。做到提前减速,提前控制,这样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发生突发状况。
第三、 多观察,不仅是要多观察前方的路况,还要多看后视镜,保证自己对于车辆后方的状况的基本了解。
看过国内一些专家对防御性驾驶的提法。但总感到解读各一、缺乏可操作性或缺乏概括性。作者也做过一些考虑,在此分享给大家,是否有创意?
源于1950年代。流行于英美等西方国家,效果比较显著。基于职业运输公司。属于学术范畴。并非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规范或标准。引进到我国大约在10年左右。前几年开始在我国专业运输行业开始流行。
防御性驾驶是指在任何(包括违法行为)情况下,都能保证生命健康安全、节省时间,避免损失的驾驶方法、理念、思想。
防---预防、预测、预见(道路上的危险因素);
御---抵御、应对、提前处理(潜在的行车威胁)
防御性驾驶的基本原理同驾驶过程模式。如下: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道路安全驾驶技巧解说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msdw.com/post/74624.html发布于 01-01